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市場特征的新變化、新環境對機床工具行業企業經營產生新的影響。為了有效評估行業企業運行質量,向全球業界和用戶領域展示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發展實力,提高行業運行分析、企業綜合評價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營造“公平、合理”行業發展氛圍,現試行建立“中國機床工具行業運行綜合評價指數”(以下簡稱綜合評價指數)。具體內容如下。
一、建立的背景
⑴現有經濟運行指標評價體系缺少對企業規模、運行質量和發展速度的綜合評價,無法體現行業“強”的概念。
⑵協會在行業運行分析、產業政策研究、為政府和用戶行業提供咨詢服務、國際交流和推介等方面需要對行業企業的綜合實力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二、指數體系
⑴綜合評價指數是綜合衡量行業企業在銷售規模、運行質量和發展速度等方面數量上總體水平的一種特殊相對數,是反映企業在“規模、質量、速度”方面的綜合性總量指標。
⑵綜合評價指數是以各單項經濟指標報告期內實際數值分別除以該項指標的全行業標準值并乘以各自權數,合計后再除以總權數得出。綜合評價指數由工業產品銷售率、主營業務收入、總資產貢獻率、成本費用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率、資本保值增值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人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12項指標組成。指標的選擇和設置,反映了企業在產銷能力、獲利能力、運營質量、償債能力等方面的情況。
計算公式為:綜合評價指數=∑(某項指標報告期數值÷該項指標全行業標準值×該項指標權數)÷總權數。
⑶指標解釋:
①工業產品銷售率:反映工業產品已實現銷售的程度,是分析工業產銷銜接情況,研究工業產品滿足社會需求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工業產品銷售率(%)=工業銷售產值÷現價工業總產值×100%。
②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指企業從事某種主要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對于工業企業主要指“產品銷售收入”,單位千元。
③總資產貢獻率: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是企業管理水平和經營業績的集中體現,也是評價和考核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計算公式為: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④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全部生產投入與實現利潤之比,既反映工業投入的生產成本及費用的經濟效益,也反映企業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經濟效益。計算公式為: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式中成本費用總額指產品銷售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的總和。
⑤主營業務利潤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主營業務利潤同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它表明企業每單位主營業務收入能帶來多少主營業務利潤,反映了企業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是評價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⑥資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企業凈資產的變動狀況,是企業發展能力的集中體現。計算公式為:資本保值增值率(%)=報告期期末所有者權益÷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權益×100%。
⑦流動資產周轉率:指一定時期內流動資產的周轉次數,它既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也反映資金利用效果和再生產循環的速度。計算公式為:流動資產周轉率(次)=主營業務收入÷全部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⑧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就是反映公司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比率。計算公式為: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⑨人均主營業務收入:是平均每個職工在單位時間內創造的主營業務收入,反映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勞動投入的經濟效益。計算公式為:人均主營業務收入(千元/人)=主營業務收入÷全部從業人員人數。
⑩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表示銷售額的增長幅度。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收入×100%。
資產負債率:該指標既反映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又反映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從事經營活動的能力。計算公式為: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為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計算公式為: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100%。
⑷權數和標準值的確定
為了兼顧行業規模、質量和發展,體現對企業實現“做強”方面的綜合評價,指數中權數基本按照“銷售規模:運行質量:發展速度=4:5.5:0.5”的比例設置。
標準值是先分別計算金屬加工機床、磨料磨具、量具刃具、功能部件、數控裝置及機床電器5個分領域中每年每項指標的算術平均值,按領域用幾何平均法計算出各分領域每項指標的標準值,再用幾何平均法計算出全行業的標準值。所有標準值測算依據為2006~2013年企業年報實際數據(注:如某項數據出現負數,則采用算術平均法計算)。
三、數據來源和用途
⑴綜合評價指數測算數據主要來自參與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行業統計年報工作企業的年度數據。企業報送數據應符合年報報表格式和時間安排要求。不對有漏報、錯報、虛報和過時不報數據行為的企業進行測算評價。各企業對所報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一經發現存在弄虛作假即取消測算資格,已測算和發布的將給予公開更正。
⑵綜合效益評價指數將用于行業排名、用戶領域和海外市場推介、產業政策研究和咨詢方面。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